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时间:2016-07-03 11:36:00 编辑:知网 阅读: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处理生产经营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为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但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仍然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制度建设为主,并以主板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中小企业的研究居多,而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较少。因此,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主体,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搜索法等,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执行以及执行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存在执行力不足、子公司内部管理缺失以及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职责监督不够等问题;接着结合LZ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实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最后本文针对中小板上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建议中小板上市公司扩大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范围,加强公司治理监督,深化案例分析,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等,以改进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为内部控制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1.1研究目的

金融危机之后,激烈的市场环境、巨大的资金压力,使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对于借助于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多、融资能力强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说,即使上市前严格审查,上市后严格监管使内部管理得以完善,抵御风险能力得到加强,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小板上市公司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市场萎缩就是中小板上市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而导致其产生的最大原因就是核心竞争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内部管理滞后,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缺陷。

中小板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的平台。但目前研究大型主板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文献比较丰富,而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文献非常少。因此,本文以相关理论和文献为基础,根据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具体环境,生产经营状况,梳理中小板上市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用性。

1.2研究意义

我国内部控制最早出现在西周,但那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主要表现在牵制和监察两方面,然而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颁布有关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许多经营管理者并不了解,认为内部控制只能在财务方面发挥作用,使其实施效果不佳。但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却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内部控制是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中小板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为了改善安然公司等知名企业的丑闻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美国国会在2002年通过并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企业管理者以及会计人员的法律刑事责任进行了严格约束,强制规定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该法案着重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使其弥补法律漏洞。

Schwartz(2006)认为中小企业不实施风险评估的原因是萨班斯法案的规定过于严苛。

Jeffrey(2008)认为现有的萨班斯法案并不适用于私企,但由于内部控制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即使该法案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企业依然不愿放弃使用它。

Annukka(2010)认为现有的内部控制框架与目标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适合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估。

2013版《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较于原版没有发生实质变化,更加注重其使用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因而更适合中小企业。

2.2国内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的文献相当丰富,现就有关文献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朱珊(2009)以创维为例分析了该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同时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和丽芬(2009)认为中小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据其特点重新界定了相关概念。

谢晖(2009)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理论基础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中山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改善意见。同时建议政府强制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许永斌(2013)认为现有的内部控制框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上只是一个大方向,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同时认为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有很大不同

当前国内研究内部控制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关注点在于非上市的中小企业,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关注不够,致使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涌现出许多的问题,而中小板上市公司是我国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研究是非常需要的。

2.3文献评价

从上述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中发现,对非上市民营中小企业以及大型主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不足,所以本文选取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为侧重点进行研究。

 

 

 

 

 
第3章 研究理论基础

3.1不完全契约理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Grossman、Hart以及Moore一起提出的,所以也被称之为GHM模型。不完全契约理论是以不完全性的合约为基础,以寻求财产、(剩余)控制权的最佳配置。

不完全的契约是必然存在的,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缔约双方的有限理性;②交易成本;③不对称信息;④使用的语言模糊。内部控制产生的实质是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弥补不完全契约。由于不完全契约的必然性,中小板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以及内部管理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应就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内部控制的优化作用引起重视。

3.2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外环境都是不同的,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存在万能的方法和原则,因此,每个组织应当根据自身内外环境的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权变理论虽然出现在上世纪60 年代,但其发展相当迅猛,到70年代时就发展的比较成熟了。而最先将其用到管理中的学者是Stalker和Burns, 由于Lawrence和Lorsch深入研究了环境与组织机构的关系,因此也被称为现代权变学说的开创人。

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管理理念以及方法和技术,其中环境因素将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执行以及执行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权变理论为依据,灵活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

第4章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4.1中小板上市公司现状

中小板是服务于中小企业并且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股权融资平台,从2004年到2015年底中小板的发展非常迅猛,为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①板块扩充迅速

从2004年第一家中小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到2015年12月31日为止,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015年末总计有776家公司在中小板上市,是2004年的20.42倍。详见下图4-1:

图4-1 中小板公司数量趋势图

②行业分布广散,但仍以制造业居多

在2004年年末时,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信息技术等五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占比最高为89.47%,其他四个行业均只有一家公司,占总数2.63%,说明中小板块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如表4-1所示:

表4-1中小板上市公司2004年12月31日行业分布表

序号 行业 股票数量 所占比例 1 制造业 34只 89.47% 2 运输仓储 1只 2.63% 3 信息技术 1只 2.63% 4 批发零售 1只 2.63% 5 社会服务 1只 2.63% 总计 38只 100%

(数据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而2015年年末,中小板的776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等16个行业,与2004年相比行业集中度明显降低。如表4-2所示:

表4-2中小板上市公司2015年12月31日行业分布表

序号 行业 股票数量 所占比例 1 农林牧渔 16只 2.06% 2 采矿业 6只 0.77% 3 制造业 613只 78.99% 4 水电煤气 4只 0.52% 5 建筑业 29只 3.74% 6 批发零售 21只 2.71% 7 运输仓储 8只 1.03% 8 住宿餐饮 2只 0.26% 9 信息技术 36只 4.64% 10 金融业 4只 0.52% 11 房地产 9只 1.16% 12 商务服务 9 1.16% 13 科研服务 6只 0.77% 14 公共环保 7只 0.90% 15 卫生 1只 0.13% 16 文化传播 5只 0.64% 总计 776只 100%

(数据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从上表来看,到2015年12月31日为止,制造业占776家公司的78.99%,与2004年度相比下降了10.48%,行业分布明显扩张。

③不可忽视中小板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到2014年年末,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51058亿元,是2005年度的123.62倍。同时其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上升,说明中小板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详见下图4-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