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范文」中国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研究

时间:2017-07-08 16:00:00 编辑:知网 阅读:

内容提要:中国马铃薯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南方5大优势区,随着各产区生产规模的扩大,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马铃薯生产区域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呈现出明显的“西移”特征。另一方面,省区间马铃薯生产专业化程度和商品化率差异明显,西部优势区具有明显优势。为了进一步摸清中国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的变化规律与原因,本文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1993—2013年影响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自然灾害、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市场因素、非农产业水平和政府政策对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产生显著影响,其中非农产业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重要。

关键字:马铃薯生产  专业化布局  西移  驱动因素

马铃薯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对立足中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主食营养结构转型升级,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意义重大。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以资源禀赋为前提,优化马铃薯主食产品原料布局是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农业部颁布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指出,中国马铃薯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南方5个优势区,表明中国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已形成。中国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是产地间相互竞争的结果,水土资源条件决定其生产区域布局的自然集聚,然而随着各产区马铃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向社会集聚转变,这其中生产技术条件、非农产业化水平、市场因素、政府政策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充分了解中国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的特征,把握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布局的演变规律,对于发挥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生产布局,增加主粮产品开发的原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990 年代,学者们开始观察到中国粮食生产布局发生的明显变化。黄爱军[1](1995)关注到19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稻等粮食增长中心受自然条件制约,但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利润等因素的推动,呈现“北上”、“西进”趋势。之后学者们试图用实证的方法解释粮食布局变动的原因。如张落成[2](2000)和伍山林[3](2000)运用计量方法研究中国粮食生产布局的变化特点和成因,发现比较效益相对低下、人地矛盾的制约、市场与运输条件的变化是粮食产地变动主要原因。程叶青等[4](2005)采用实地调研资料,提出宏观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等是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罗万春等[5](2005)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人均耕地资源、非农收入比重、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经济效益比等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钟甫宁等[6](2007)研究证实水稻及其替代作物相对收益的变化是水稻生产布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而制度改革也起到显著作用。高帆[7](2005)利用粮食生产指数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地理区位的变化成因,认为这是发挥比较优势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自发特征。

 

以上就是部分论文写作范文,如写好论文后想在查重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论文查重,然后选择相应的论文查重系统。PS:要先了解自己学校是什么检测系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