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提高住院患者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

时间:2016-08-06 12:00:00 编辑:知网 阅读:

目的:为了提高住院患者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本文重点对影响临床生化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通过研究,能够为提高临床生化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5月住院患者血液常规生化检验中经复检后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的220例标本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提出预防及解决措施。结果:造成检验结果偏差的影响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23例,标本采集因素68例,溶血因素62例,标本处理因素16例,检验设备及试剂因素36例,检验人员因素15例,标本采集和溶血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住院患者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可以出现在临床与检验室的各个环节中,检验操作人员应积极和临床医生沟通,控制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相关因素,避免检验结果产生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前 言
生化检验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生化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数据准确的主要措施。为了更好的控制临床生化的最终效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对临床生化检验进行深入的分析。故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5月住院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将检验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5月住院患者生化常规检验1140余例次,使用美国贝克曼 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尿素氮(BUN)及肌酐(Cr)、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选取其中经整理与分析发现有错误,且经复检后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的220例标本进行了原因分析。
1.2 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 美国贝克曼 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贝克曼提供的试剂及质控品
1.2.2质量控制
对照组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从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3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在实际临床操作中,不遵守质量控制,可能为影响检验的影响因素。
(1)前阶段质量控制
在前阶段质量控制上,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了很多方面,既有采集血样的时间、患者采血时的姿势,还包括采血时所运用的止血带方式,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4]。经过长期摸索,我们发现,在采集标本过程中,患者要尽可能的保持在一种静止的状态,并且在采血过程中要注意空腹,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患者的最真实状态。对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存,对于热敏感标本应采取冷藏送检的办法,对于血栓素等待检物质应加入抗凝剂[5]。此外,送检时要注意标本脂血、溶血、防污染,避免检验值降低,对检测仪器的使用也要加强,尤其是仪器的刻度等,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校正,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中阶段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是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为中段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过程的核心所在,也是临床生化检验的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标本加样时,通过采用一次性加样管和样品杯,防止标本的感染,其次要注重标本的量应适度或不出现气泡,以免影响检验的结果。检验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临床生化试剂的种类很多,应选用线性较宽的试剂盒,试剂选择时注意其保存条件,自行配置试剂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进行,待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后阶段质量控制
在检验过后,一定要对所有的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和比对,确保每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审核过程中,如发现存在异常结果的检验结果报告单,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并提醒医生做好记录。当审核完所有的检验结果过后,要将标本保留下来,时间一般要在两天以上,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要将临床与实验室检验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反馈信息的获取,了解诊治的实效性,为实验室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整个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结果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23例(包括患者精神过度紧张5例、饮食因素18例),占10.45%;标本采集因素68例(包括采集标本的部位错误如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标本11例、采集时间错误20例、采血困难导致血标本采集量不足21例、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标本脂肪含量增多 影 响 结 果 16 例),占 30.91%;溶 血 因 素 62 例,占8.18%,标本处理因素16例(标本放置时间过长12例、保存温度不合适4例),占7.27%,检验设备及试剂36例(检验设备问题10例、试剂因素26例),占16.36%;检验人员的因素15例,占6.82%。下面是影响因素患者统计的结果。
表2—1:影响因素人员统计
影响因素 人数(例) 百分比(%)
患者自身 23 10.45
标本采集 68 30.91
溶血 62 28.18
标本处理 16 7.27
检验设备及试剂 36 16.36
检验人员 15 6.82
总计 220 10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