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功名利禄淡如水 ——许光达的让衔精神及时代价值

时间:2016-09-10 09:19:00 编辑:知网 阅读:

开国大将许光达一生追求真理,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是一位从战火中走出来、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的创始人、奠基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及丰富和发展党的军事理论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许光达将军还是一位具有宽阔胸襟、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的真正的共产党人。许光达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来到故居参观,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故居前矗立一块高3.8米、宽4.7米、厚0.7米,重26吨的“让衔碑”,它由一面旗帜外形的整块花岗岩麻石精制而成,碑上方嵌有许光达将军的浮雕头像,内嵌许光达1955年9月10日上书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强烈要求主动降衔的《申请书》。读后,令人肃然起敬,无不为之动容。

知网论文查重

知网论文查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深刻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在实际生活中,对待功名利禄、个人得失和进退留转的态度,最能看出一个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行。许光达将军主动让衔所展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直触灵魂,感天动地,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是共产党人的一座丰碑,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和弘扬许光达将军的“让衔精神”,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践行“三严三实”,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许光达将军主动让衔的历史经过

1.铁甲元勋生平简介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我国著名军事家,新中国首位装甲兵司令员,开国大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学院首位院长。1908年11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的一个贫苦农家,现为黄兴镇光达村。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五,所以人称五伢子。因为从小家境贫寒,和当时的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7岁时的许德华便成了一个放牛娃。然而,在他幼小的心底深处,是非常羡慕那些有书读的孩子,经常忙里偷闲、情不自禁地跑到学堂外“偷听学艺”。在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许德华再次“偷听学艺”的时候晕倒了。当教书先生了解到他情况后,对他这样说道:“伢子,莫哭,想读书,就来啰。我不收你的钱!”就这样,许德华终于有了读书的机会,而那位先生也曾是毛泽东的老师。他叫邹希鲁,是清末举人,曾在长沙与杨昌济、徐特立等人组织“劝学会”,主张教育救国,并利用有限的条件在家乡兴办私学,正是他的无心插柳改变了许德华的一生。1919年,11岁的许德华,考入长沙县榔梨镇第一小学高小部。1921年秋,他高小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长沙师范学校录取,这一年他13岁。多年以后的许光达曾回忆地说道:“我家数代没有一个读书的,希望多读些书,将来或可谋得一官半职,不为人欺。当时长沙师范学生只出点膳宿费,每学期十二三元,花钱不太多,这些条件使我取得了入学机会。”那个时期的长沙,被国民党称为“赤化很深”的地方。许德华在学校里常常和同学们讨论救国救民的道理。在徐特立、陈昌甫、曹殿琦等人影响下,他开始接触马列主义。甚至,他还偷偷私下阅读《共产党宣言》、《湘江评论》、《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籍和报刊。在长沙师范学习的许德华逐步地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不仅如此,面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他还经常参加学生的爱国运动。1925年5月,许德华由毛东湖、陈敏陶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由毛东湖、曹殿琦介绍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春,中共湖南省委选派许德华以中共党员的身份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黄埔军校成为了许德华军旅生涯的重要开端。早在进入黄埔军校的时候,学校发放了《入党登记表》(国民党),每人填一份,算作集体加入国民党。迫于时局压力,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五期的许德华因为有国共双重身份,当时恰好面临国共分裂阶段,蒋介石开始在武汉军校中搞起了“清党”,许德华也在此名单中。按照当时形势,跟随国民党对自身发展更有利一些。当时的一天,学员廖昂拿来一份《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让许德华表明政治态度。作为跨党党员,此时的许德华必须在国共两党之间做出选择。虽然国民党右派在此时占有绝对优势,投向国民党意味着升官、发财、过好日子。相反,选择共产党就意味着受苦、流血甚至掉脑袋,但他在入党之初就早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我党的事业。于是,毫无悬念地许德华毅然决然的在表格里郑重写下了“死不退出共产党”七个大字。廖昂十分惊讶并对他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承认自己是共产党!真是不识时务!”接着他又劝许德华说:国民党是孙总理三民主义的继承者,统一天下非她莫属。许光达没有理会他。无论廖昂如何劝说,许光达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政治信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