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听障中学生应对意外伤害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邯郸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时间:2016-09-05 13:37:00 编辑:知网 阅读:

摘  要

 知网论文查重:本次研究选取邯郸市特殊教育学校初中阶段听障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应对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二是应对意外伤害的实践技能。通过这两方面的调查显示:总体上看邯郸特殊教育学校的中学生应对意外伤害能力水平欠佳,有待提升;不同性别、家庭文化背景在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和应对技能的掌握上均不存在差异;不同年级的听障中学生在应对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差异。通过调查了解听障中学生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现状,为邯郸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一些依据。

知网论文查重

知网论文查重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在新闻媒体的视线中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2009年,湖南校园踩踏事件;2011年,陕西榆林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意外伤害事件都在不断的触动了人们的神经。

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重要问题,它是21世纪青少年的第一死亡原因。听障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他们听力的丧失或减退,导致听不清或是听不到周围的声音,然而有些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是要通过声音来判断,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对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情况进行准确地判断和分析,从而增加听障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意外伤害事件暴露出中学生应对意外伤害能力较低。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应对意外伤害能力又显得极其重,有着减少损失、化险为夷甚至起到决定生死的关键性作用。上海市徐汇区红十字协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郭萍认为:“人人都应该学会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果掌握一定的自救技能,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进行简单的抢救,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生存几率”。因此,人们必须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急需的自救互救能力,可减少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未雨绸缪,防范未然,提高人们应对意外伤害能力,这对于听障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

1.2意外伤害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我们不难看到意外伤害事件的身影,从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再到拥挤踩踏、流感性病毒的公共安全事件,意外伤害事件伴随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给我们日常家庭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也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那意外伤害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意外伤害是由于“意外”和“伤害”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组成。意外伤害这个词最早应用于保险行业,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要素:非本意的、外来因素的、突然的、对人身体上的伤害。由此可见,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情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包含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不同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对意外伤害进行分类,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DC-10编码)根据意外伤害的外部因素进行分类,其中包括:交通伤、溺水、电击伤、失火/烧烫伤、中毒、跌落/坠落、以及其他类。

本研究针对听障中学生应对意外伤害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考虑到听障中学生实际生活中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在与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的初阶段应对和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安全教育内容为参照,将意外伤害确定为以下这九种:拥挤踩踏、火灾、交通事故、犯罪、溺水、烧烫伤、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碰撞伤。这九中意外伤害是比较常见的,与听障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听障中学生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

1.3应对意外伤害能力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到目前对于应对意外伤害能力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应对意外伤害能力从不同角度构建模型,在楼婷调查初中生应对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能力,从知识、技能、个人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以此来衡量应对意外伤害的救护能力情况。根据本研究的目的,从应对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应对意外伤害技能两个方面,以此来衡量听障中学生应对意外伤害能力情况。

1.4中学生意外伤害相关研究

1.4.1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技的进步,感染性疾病和营养性障碍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大幅度的降低,但是意外伤害事故却在快速地上升。中国近十年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死亡率为67.13/10万、占儿童总死亡的31.3%。我国对青少年意外伤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地区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李凌(2007)对湖南省中学生进行调查显示,伤害的总发生率在53.43%;张小平和汪鑫(2008)随机抽取九江市4所中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伤害的总发生率为51.24%;马淑一(2008)对包头市3个区12所中学进行调查发现:伤害的发生率为30.49%;周英(2013)对安徽省蚌埠市中学生意外伤害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发生率为42.36%,发生的密度为2.26%,年发生率为106.60%,位居前五位的意外伤害为跌伤、锐/钝器伤害、碰撞伤、动物咬伤;艾东等人(2011)对安徽省芜湖市9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伤害发生率在17.3%。虽然,各地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报道存在不同,但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正面临着意外伤害事故的威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1.4.2应意外伤害能力对于特殊儿童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人们似乎觉得“意外伤害”是由不明原因造成的、无法避免的,不可预料,常常将“意外”等同于“伤害”,其实两者的概念不同。“意外”是不可预知的、不可避免的,但是“伤害”是可预防的、可避免的。仅以火灾为例,当火灾发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有序的从安全通道离开到安全地带,这才是科学的逃生方法。2008年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发生火灾,四名女生缺乏相应的逃生技能,危急之中选择从阳台逃生,最终丧失生命。其结果并不是火灾本身造成的伤害,而是由于不科学的逃生方法造成了二次伤害,可见,灾害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无知的意外伤害事件应对方式。其中50%以上的意外伤害致残是可预防、可避免的,可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来减少意外伤害对自身造成影响。2004年,仅十岁的英国小女孩蒂莉•史密斯在印度洋海啸时,利用地理知识发出了海啸警告,使100多名游客逃过了海啸灾难。可见意外伤害并非不可避免。

意外伤害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意外伤害是致残的第二原因,占残疾的33.2%。2012年残联发布中国残疾人口为8500万,听力残疾2054万。残疾状况与意外伤害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残疾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是正常健康儿童2.76倍,可见残疾人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更高。中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与心理有一定的关系,中学生的意外伤害率高于高中生,特殊儿童同正常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一致,由于在某一方面存在的障碍,导致他们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受伤。

听障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能接受视野范围的事物和现象,9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视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听障人士单独出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电器发生故障听障人士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巩固听障中学生应对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掌握。现代社会的视觉刺激物越来越丰富,聋生对于网络媒介的使用时间和频率都多于其他媒介,听障中学生对于信息的判断水平较低,较容易学习和模仿电视中的行为,例如模仿武侠人物拳打脚出、挑战极限等。所以,加强听障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1.4.3特殊教育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我国初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校过于重视知识传授,重视口头形式的安全教育,与实际脱节。特殊教育学校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受到传统教育功能的影响,学校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和学业成绩,忽视了知识的传授过程对安全知识的渗透,更加没有系统的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年学校受新闻报道中不安全事故冲击,几乎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采取了另一个极端做法,建起高墙大院和严格的制度来防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使听障中学生感受不到温暖,教师比较担心意外伤害的发生,使得教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这种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并不佳。姜连根提出聋校实施“主动安全”教育,其包含以下几方面:设立专门安全教育课程;有机的渗透安全教育;常态化的开张模拟演讲和体验活动。所以,聋校的安全并不是通过保护和防范来解决问题,而是强调人的主动性在安全防范实践中的作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