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论有声语言的创作规律

时间:2016-08-28 11:19:00 编辑:知网 阅读:

摘要

   生活中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表情达意,陈述所见所闻,但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许多小技巧,有时候可能只是几个形容词的偏差生硬的陈述也会变的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有时候可能只是换个语气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执和麻烦。艺术源于生活,有声语言艺术的语言表达必定也是取之于生活语言并将其表达技巧在舞台或者话筒的特定环境下根据特定的人物情节和剧情需要进行艺术加工声情并茂的表现给观众和听众。知网论文查重

有声语言博大精深,在此粗略将有声语言简单分为生活语言、舞台语言和话筒语言三大语言表达形式,并着重就话筒语言这种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处理方式做不同的分析总结,从而探索其创作规律。

  • 声音的物理性质和人类语音发声生理基础

在有声语言创作的过程中声音是整个创作结构的关键,本章节从人类声音的发声状况出发了解声音的物理属性,根据人类语音发声的生理基础肢解出在发声的过程中各个器官所起到的作用。

1.1.声音的物理性质

音长、音高、音强、音色为声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音长顾名思义为发声的持续时间声;音高就人声而言是指每个人声带的长短、薄厚不同而所发出的声部高低;在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说话的声音越大则音强越大,一般谈话时音强大致在60-70分贝,如果高于120-130分贝,就会感到声音太大震耳欲聋;而音色因为每个人音质和个人共鸣腔状态的差异,每个人的音色都是独一无二的。

1.2.人类语音发声生理基础
人发声的过程包括呼吸器官提供动力,声带产生振动,头、鼻、咽、口、胸等共鸣腔体改变声音四要素和运用唇、齿等吐字归音四部分。所以确保发声器官的完整性及长期处于健康的环境状态是语音发声的基本条件,训练共鸣腔体的多样性运用及呼吸器官肌肉组织的能动性是语音发声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中的声音动力支撑。

  • 日常中的生活语言艺术体现

根据人类语音发声生理基础训练各个发音器官的协调,在加上对生活语言的深度分析、再创作和艺术加工是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基本保证,然而生活语言的表达技巧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既在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中具有艺术价值也在生活中颇具实用性。

生活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表达符号,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日常言语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恰如其分的言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和合作的催化剂,反之则会使感情破裂彼此失和。因此准确、清晰、优雅的表情达意至关重要。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往往做事因为没有经验或者马虎大意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差错,假如我们用一种咆哮式的训斥“怎么搞的?这么大人了,一点小事都不会做,学校怎么教你的......”则一定会让人反感达不到纠正错误的目的并且批评者自身的身价也会随之降低很多。但如果我们采用“欲抑先扬”的表达方式比如:“你今天的表格完成的很不错,如果你以后每次交来都这么完美,咱们的办事效率一定会越来越快的”或者采用“知心姐姐”的表达方式:“小A,看你最近心不在焉的,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果遇到任何难题一定要告诉我......”这样的批评既让人印象深刻又优雅委婉,使人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接受乐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以上的三种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语言上都是经常发生的实例,但三种表达方式如果经过深刻解剖其使用的语言环境运用在有声语言人物创作中就会塑造出三种以上不同的人物性格。

  • 语言基本功训练对有声语言创作的重要性

语言基本功就是有声语言艺术表达中最本质的部分。对其进行集中训练并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是有声语言表达的基本保障对日后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中到的难题可以起到化繁为简的重要作用。所以了解有声语言基本功的科学训练方法改变个人语言(如乡音),发声(如压喉头)等不符合标准语言艺术的发音习惯,在有声艺术表达的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

3.1.有声语言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有声语言的基本功训练包括三大部分: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发音训练。这三大部分为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制约。但在基本功的训练之前需要拟定一个交流对象,并将身体调整至自然放松的站立状态。

3.1.1.呼吸训练

呼吸是发音过程中的根本动力。日常生活中人的呼吸呈自然状态,呼与吸之间的时间比为4:5,而在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中呼与吸之间的时间比例为1:20甚至1:30。所以在合乎科学原理的前提下使生活中无意识的呼吸变成有意识的“深呼吸”,并掌握正确呼吸方法建立良好的习惯,预防因用力不当而引起的声带受损或声音不圆润等情况至关重要。在人的三种基本呼吸方式中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有声语言艺术表达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即深吸,沉气,下压横膈膜使胸腔上下径加长、扩大,它能够满足有声艺术语言表达气息量、进气快、发音时间长等特点。以下为呼吸的基本功训练方式:

(一)、正确的呼吸方法练习

掌握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位置是锻炼呼吸方式的首要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我摸索到日常生活中闻花香的深吸状态最接近,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呼吸位置。在确定呼吸的正确位置后,则需要锻炼吸气量,自然状态下吸气量往往无法满足在有声语言创作中的吐气量,所以为了延长吐气时间我们在吸气时就必须要确保已经吸入足够的动力支撑。我在闲余时间经常进行运动锻炼增加肺活量,并用吹气球的方式来检测吸入气体的多少,随着学习情况的不断进步吸气量得以增加,吐气时间得以延长后,检验吐气是否均匀就显的尤为重要了,均匀的吐气能够使发声的位置得以统一,发出的声音在录音的电波中趋于平缓。而检测吐气是否均匀的方法除了在录音过程中可以查看电波以外,我采用的简便方法是点燃一根蜡烛,深吸一口气对准火苗处均匀吐气,火苗不熄灭并朝风向偏离后趋于“静止”则说明吐气均匀。

(二)、腰、腹肌及膈肌的锻炼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后,与呼吸器官相关的肌肉群训练能够有效的维持和延长呼吸时间,而这些训练方法与体能训练相似,即仰卧起坐、负重静力支撑、平板支撑等可以加强腰腹力量,长跑、单车等耐力训练可以加强肺部肌肉组织力量。我在加强体能训练的同时结合有声语言基本功腹肌弹发练习,用腹肌爆发力弹发:嘿hei、哈ha、吼hou,并在有一定基础后连续弹发,加强音强、音高改变;在闲余时间我还经常学习小狗喘气,快吸快呼锻炼胸腹组织肌肉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的腰、腹、膈肌肌肉逐渐适应高频率用作,持续能动性也越加增强。

(三)、气息绕口令的练习

加强体能训练后,开始进入正式的发音阶段,数枣儿、数旗儿、数葫芦等有关气息的绕口令训练则成为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在一开始呼吸的方式还没有认真落实清楚的情况下数数的个数并不多,后来经过老师的指正和呼吸训练、腹肌膈肌的训练增加气息量越来越足数的个数也随之增加。不过相比这些气息绕口令对气息的控制而言,刚练习时吐字清晰正确也很重要,因为日积月累气息量会越来越大,声音必然会宏亮、持久,但如果一开始不规范细节,坏习惯就会越来越多,细节决定成败,好的有声语言作品必定建立在完美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上。

3.1.2.发声训练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后,就要进入发声训练中的共鸣训练部分,共鸣腔在声音的发声状态中起到的作用类似于音响。在自然状态下正常人的共鸣常用腔体为口腔、鼻腔、胸腔,但也因人而异比如我作为一个男性在正常发声时多运用到胸腔、口腔、鼻腔共鸣,这样的声音多显稳重、大气,并且我在有声语言的角色创作中多扮演成熟男性角色,或者纪录片解说。而我一些声音偏高音的女搭档在平时说话是多运用到头腔、鼻腔、口腔,这样的声音就更加的高亢,明亮,在有和我搭戏的过程中经常配要比配音人物我年纪较小且性格活泼的女性角色。共鸣腔体的运用在有声语言创作中有着的人物角色塑造的作用,以下是共鸣区域运用的正确解读。

共鸣腔分为高、中、低三个共鸣区域。中音共鸣区主要指咽腔共鸣。即口腔、咽腔、喉腔共鸣为主。以丹田为支撑点吸气,发声时,提高上颚,打开后牙槽,放松舌根,体验喉头振动的感觉,力求声音圆润,明亮。高音共鸣区主要指鼻腔、头腔共鸣。此共鸣区的发声方式大致与中音区相同,不同点在于发声时双眉间上方有震颤感,发出的音色更加高亢、华丽。低音共鸣区:主要指胸腔共鸣。试发hou这个音,下颚向下稍后方收起,气息向下走,寻找胸腔震颤觉。找到正确的共鸣腔体位置了解不同共鸣腔声音塑造的不同后,合理的训练使之正确运用于有声语言人物角色的塑造才是关键。

在锻炼共鸣腔体的众多方法中,我在同学的建议下了解到运用唱歌的音阶式递进方法是最简单有效的,试发单元音a然后以音阶的方式递增或递减,随着我循环往复的训练我感觉到自己声音的音域拓宽,共鸣腔体也更加运用自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