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研究-知网查重入口

时间:2016-08-21 13:13:00 编辑:知网 阅读:

摘     要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不断加强,知网查重入口国家与地区间的合作与竞争也与日俱增,跨国企业集团之间的并购活动和资产重组以及收购频率越来越快。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后,也加入了跨国并购的洪流中,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在亚洲地区已经是企业集团间开展收购重组活动最频繁的国度。中国很多大型企业纷纷加入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的海外兼并收购的浪潮中,但受财务、政治、法律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失败率高,不易达成收购目标。由此可见,探讨本国企业集团在跨国收购重组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辨认、提出相应的防备措施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问题,以期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防范、提高并购成功率有所帮助。

本文包括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讲述本文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逻辑结构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阐述与评析。第二章从企业跨国并购的内涵意义入手,主要阐述了跨国企业并购的基本观点以及具体类型,然后深入分析了跨国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论述本土集团跨国并购的特点及动机,描述本土集团跨国并购的成长概况,主要从起源历史、当前状况、存在表现特点以及呈现的问题入手。第四章为对并购风险进行检验,运用风险检验的原则与具体操作的方式对本国公司跨国并购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要素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为对中铝收购力拓案例的具体分析,分析在收购过程中造成收购失败的风险及警示。第六章针对风险的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为企业跨国并购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提出参考意见。

知网论文查重

知网论文查重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市场不再像从前一样闭锁,而是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与合作。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推动因素在其过程中不断发挥其推动作用,积极的推进并加深了一体化的进程,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不断涌现,如今,跨国并购作为企业向海外进行投资的渠道之一,己成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适应着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融入并影响着的跨国投资的现状。从当前现状可以看出,跨国并购正逐渐演变至一种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布实施,对金融市场行业以及实体企业合作竞争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一项经济活动。

相比较西方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而言,我国企业集团的跨国并购案发生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这个宏观背景下,虽然开始时间较西方发达国家的该活动要迟,但是成长速度很快。[2]中国本土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机会在于,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发达国家的资产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企业公司集团的实体资产价格大幅度的下跌给他们的公司带来了流动性和经营上的压力,与此同时还有财务上面的相当的风险。低廉的实体资产的价格吸引着中国的企业,他们希望用较低的价格获取价值更高的资产。不仅如此,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促使了原材料和资源矿产的价格攀升,中国企业希望通过收购企业特别是资源企业来减少这种成本。它不仅能够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资源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企业开始大规模的向海外进军,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海外并购。但是,一些调查报告披露,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本国跨国企业集团并购活动一直在增长,但是其成功的案例很少,相对的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1]中国的集团公司在跨国并购活动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本土企业对跨国并购活动经验不足,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国企特有的中国特色,使得这些集团公司在面对海外资本市场时,势必会受到比本国国内还要严格的监督与管控。最后,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必会遭受各种潜在风险,如华为企业在收购美国本土公司是面临国家安全调查,万达集团在购买欧洲房地产时面临着新市长上任之后的政策不确定性。因此,怎样识别跨国并购风险并做好相应防范措施,既能把握住时代带来的机会,又能不为各种风险重度影响致使失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根据当前我国跨国集团海外收购的现实情况,主要介绍它们在进行一系列的收购活动中面临的潜在风险,我们应该如何去检测查别,并做好相应的措施去避免,本论文中铝收购力拓为例,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对该收购案进行介绍,并从中总结其经验教训,为将来我国本土企业展开跨国并购提供一些启示。[3]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Pritchett (1999)针对企业在其他国家的并购过程,企业所遭遇的风险是不具有同质性的。例如,在并购前需要管理者进行决断的时候,风险主要来源于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质量;在与并购目标进行协商时,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的存在。最后,二者不同背景下接触到的文化、经营理念都会是风险的隐匿点。[4]  

菲利普·赫·米尔维斯(Philip H.Mirvis,1992)通过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案例中发现,并购计划本身具有重大缺陷,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鼠目寸光,没有考虑企业长远目标的并购是失败的主要原因。[5]

Terry Belch和Lance Neo (2000)认为,因为员工无法较好地融入新的企业环境,对新的经营方法存在理解偏差,导致优秀的人才可能会大量流失,因此,企业应足够重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规避。[6]

保罗·弗·贝佳斯(Paul F.Borghese.2001)认为不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在并购后容易接洽失败;没有合适计划和应对风险的并购失败率高[7]

Mark和Mirvis(2001)通过对比研究,许多的节点都一起影响并购的结果。如错误的选择目标、交易时间、对东道国相关法律不够了解。他们还指出,在并购的决策与执行阶段是决定并购能否顺利的关键阶段。[8]

David J BenDaniel和Arthur H.Rosenbloom(2004)有见地地对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归类总结,认为国家间政治利益、筹集资金的风险等是要获得并购成功的阻力。[9]

Hinrich Voss, Peter J. Buckley, and Adam R.Cross(2007)对中国的政策、 法规给OFDI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得出由于法律政策的执行与制定者利益有冲突,私人投资部门的投资热情将会减弱。[11]

Peng等人(2009)提出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框架,即战略三支柱理论框架,认为制度也严重影响着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对战略的制定,而不应该只考虑资源和产业带来的影响。[12]

1.2.2 国内文献综述

王中华(2001)风险管理是海外并购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目标企业的并购价值应当作为并购前首要的考虑,而对控制权的移交或失去则是管理者另一重要考量。[13]

杨培强(2004)从信息风险、财务风险、资产风险、劳动了风险和市场风险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选择好目标企业、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完善并购流程等相关防范措施。[14]

张子刚、 程志勇(2004)提出了几条可以用于防范风险的办法。认为要对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采取防范措施,另外,也要防止在评估被并购方的资产时出现错误,确保对方账目资产的可用性。[15]

连慧瑜(2005)将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环节进行了细分。恰当作出对被并购方的选择、获取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合理评估企业价值、确定融资方式与支付方式以及合并后对企业的整合等以上每一环节都存在着相应的风险。[16]

孙伟标(2009)认为从源头上提前对整合问题做出一定的判断,是一种有效的规避整合风险的办法。为了能做出更好地判断,企业需要对被并购方的背景及财务状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并对各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调研。[17]

于丁一(2010)金融危机带来了的影响足以使一个信心十足的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遭受巨大损失,这种系统性风险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金融危机时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恶性循环,不能保障合并之后的经营状况,或是合并前的估价。[18]

陈菲琼、黄义良(2011) 釆用动态仿真的方法对文化整合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风险主要存在于这一点。:当并购企业组织文化取值比目标企业组织文化取值高时,在文化吸收模式下,文化整合结果相对比较乐观;当收购企业组织文化取值比目标企业组织文化取值低时,组织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对并购风险的生成与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9]

杜晓君、刘赫(2012)认为中国的企业在其他国家进行合并重组时,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不容易被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所接纳。运用扎根理论,用数据和译码分析得出制度政策是影响成功的首位。[20]

韵学飞(2013)有许多方式方法可以用来降低出现的财务风险。比如采取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等多种手段,规范高风险投资业务。[21]

 

1.2.3文献评析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发达国家对于海外市场并购研究的较为成熟,研究时间较长。其中,他们所提出的相关并购学说与观点主要是关注于北北型的跨国并购,对于南南并购甚至是,南北并购涉及较少。

相对于国外对跨国并购的研究来说,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时间很短,较少有突破性的成果。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快速向前,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增加,为国内学者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案例,这些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个案的分析来描述企业并购的潜在风险,另一类则是力求全面分析一个案例。知网论文查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