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论文写作范文」中国传统声乐下当代美声教学研究

时间:2017-04-22 16:42:00 编辑:知网 阅读: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博大而精深,历久而弥新。千百年来指导并影响着中国声乐理论逐步走向完善,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层面讲,中国的传统声乐理论在经过历史巨浪的反复淘洗之后,到今天以文献形式保留下来的无疑都是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瑰宝,是指导中国歌唱艺术不断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宝藏。深层次探究其精神内涵及现实价值,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声乐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完善声乐理论体系,改进声乐演唱技法,具有极其重要理论意义。

从研究的现实意义层面讲,当前开展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与当代歌唱艺术比较性研究的相对较少。究其原因:其一,是大多工作在声乐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对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缺乏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二,是从事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性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大都缺乏演唱体会和教学与表演经验,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探索、求新就显得相对不足。笔者作为青年声乐教育工作者,选取前人的经典理论、梳理当代美声表演与教学方面的前沿性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所学感悟、实践体会进行深层研究,做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中国传统声乐下当代美声教学研究

一、中国传统声乐语音理论经典观点

(一)沈括《梦溪笔谈》的声乐语言观

沈括(1031-1095),是北宋时代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他对于文学与艺术、自然与科学、历史与考古等多学科都有着深入地研究,而且均有建树。一生笔耕不辍,而且著作颇丰。晚年在梦溪园中将一生之见闻以笔记体的形式写成《梦溪笔谈》一书。在《梦溪笔谈·乐律一》中,作者就歌唱的语言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

沈括的观点是,只要是乐曲,无非就是一连串的或高亢明亮、或浑厚低沉、或绵延不息、或环绕曲折的乐音。歌曲中字是依靠歌唱来表达的,而歌唱表达是依靠着人的喉、唇、舌、齿等不同器官共同作用产生的。人在歌唱时应当使每个字的起声、落韵、收声清晰无瑕、圆润无疵,而且还要完全融入到声乐和配乐之中,使得行腔转调、字字过度之间纯净无杂音、无障碍,这就叫作“声中无字”,也就是前人所说的“如贯珠”效果。例如:宫声的字在乐曲中唱商声,那么可以转宫为商唱它,这是“字中有声”。善歌者叫做“内里声”。不善歌者,声音无抑扬顿挫,叫做说念式唱歌,声音没有内涵,称做叫喊式唱歌。

(一)沈括《梦溪笔谈》的声乐语言观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深叹“声音之道,幽渺难知”,自嘲“音理之皮毛,比之观场矮人,略高寸许”的同时,结合多年的戏曲实践,对歌唱的语言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的问题在时隔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特别是对于一些普通话水平不高、方言浓重的声乐专业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单为解决咬字发音问题就得浪费大量专业小课的授课时间。对于美声教学中重技法的今天,咬字问题虽不得最为重视,但就我国美声唱法的现状,确实有待于反复思考和研究,并予以解决: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主要通过“字忌模糊”、“调熟字音”两个论点论述了其歌唱的语言观。

 

以上就是部分论文写作范文,如写好论文后想在查重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中国知网论文查重,然后选择相应的论文查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