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累计成功为5,000,000 用户成功查重检测

CNCNKI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北京话幽默效果的语言学分析【知网论文查重】

时间:2016-12-06 15:13:00 编辑:知网 阅读:

知网论文查重12月06日检测样例

北京话幽默效果的语言学分析【知网论文查重】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积淀也极其深厚,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每个地区与每个地区之间的语言都不尽相同,我们将这些各有特色的语言称之为“方言”。方言在极大程度上代表了地区的文化特色。因此,要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从方言入手最为合适的,并且还具有史料价值。老北京方言大体分两部分:一就是所谓的北京话,较为贴近现在普通话;二就是老北京的“土话”。因此为了大众看得明白,不影响对故事的理解,通常土话中含有的词汇是很少出现在艺术作品中的。而北京话的韵味,就是词汇的运用法则和腔调,这个腔调很适合用来讲故事和交流。老北京人被称为是“最有人情味儿”的,至于这“人情味”怎么体会,也是韵味的一种体现了。
北京话的运用有其“套路”存在,比如遇到熟人时说的复杂啰嗦,或者在特性语境中有唯一的表达方法等等。我们听一个人说几句话以后就能将他是什么地方的人猜得八九不离十,这就是地方语言特色的体现。老北京话最为突出的特色是讲礼数。在对话中总可以听到“您”怎样怎样类似的话语,不仅表示了礼貌,也让人感到亲和、舒服。

知网论文查重

知网论文查重

老舍先生曾说过---很多土话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就趋于消亡。像很多清朝中期的北京土话到了清朝末年就基本绝迹了,要弄明白意思还得下一番功夫去研究。而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北京话的运用兼顾了土语与韵味两大方面,让观众在捧腹的同时感受到了纯正的京味儿文化。老北京话出现在对话语言中,不但为电视剧本身添彩,也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体味到北京话的文化魅力。通过大众传媒把北京话的辐射范围扩大,无疑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

王朔作为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他早期的文学作品是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而后来的小说形成了独特风格,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以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进行嘲讽,后进入影视业,《编辑部的故事》大获成功。

《编辑部的故事》主要讲《人间指南》杂志6个性格各异却都善良、乐于助人的编辑在编辑部、社会中所发生的故事。作为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剧中的语言讽刺、幽默,开电视系列片之先河,也拓展了我国电视剧的美学品格。故事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门话题,看似独立成章,却又以这几位编辑的热心善良贯穿全剧,语言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使人捧腹,引人深思。

知网论文查重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返回